股市不该是宏观经济晴雨表

2014-06-28 17:47 21 浏览

我们分别在1967年买进国家产险公司、1972年买下喜斯糖果、1977年买下水牛城日报、1983年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1986年买下史考特飞兹,我们都是趁它们难得求售时才得以买进的。当然也因为它们的开价我们认为可以接受。当初在评估每个案子时,我们关心的不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走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动向或是总体经济的发展,而是这些公司本身未来的前景。而如果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适用于买下整家公司,那么每当我们决定要透过股市买进一些好公司部分的股权时,为什么就必须采取不一样的做法呢?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股市不是也不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所以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该股票本身的发展前景上,而不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过去买入国家产险公司、喜诗糖果公司、水牛城日报公司、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史考特飞兹公司等,根据的都是这些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而不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走势,或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政策动向,甚至也不是美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这种考察方式既适合于整体买入某家公司,当然也同样适合于买入该公司的部分股权。

巴菲特为什么会认为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呢?要知道,长期以来尤其是在中国,总认为股市起到了反映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的。

巴菲特是一个注重实证考察的人,所以这里可以用2001年11月1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的巴菲特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来加以论述。在这篇文章中,巴菲特以翔实的历史数据论述了1899年至1998年的100年间美国股市的整体走势和国民生产总值(GNP)走势完全背离的现象。

巴菲特在文章中重申,长期来看股市与美国经济的整体成长性是相关的,过度高估或低估的股价肯定会回归于其内在价值。

巴菲特的研究表明,美国股市的长期平均年复合回报率大约为7%左右。不过,如果从某个特定阶段看,由于受利率、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心理因素等影响,股市的投资回报率是忽高忽低的。这就是巴菲特经常引用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的一句话:“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例如,1964年至1998年间,美国股市的整体走势就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走势完全背离。这个期间一共有34年,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在前17年的走势就和后17年完全不同。

从前17年看,1964年末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为874点,1981年末为875点,17年只增长了1个百分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谁都不敢说这17年间的美国经济也是原地踏步的,因为这不是事实。研究表明,在此期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73%。

从后17年看,1981年末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为875点,而1998年末为9181点,17年间增长了倍,属于典型的大牛市行情。同样毫无疑问,在这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绝对没有这么快。研究表明,在此期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77%。

如果把考察期间扩大到整个20世纪,可以看出经常如此。在这100年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增长了702%。而如果继续把这100年划分为10个10年期来考察,再扣除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和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是持续增长的。如果股市能够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话,那么在这10个阶段中,美国股市都应该是不断增长的,但事实根本不是这回事。

例如,1900年的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1996年的4073美元,1920年的这一指标相当于1996年的5444美元,增长了。可是这20年内,道·琼斯工业指数只是从当初的66点增长到72点,增长了9%,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964年至1981年,美国股市中又出现了与此非常相似的一幕。

而在接下来的1920年至1929年9年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却从72点一跃而上到了381点,增长了429%。紧接着,1930年至1948年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又几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末只有177点了,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却增长了50%。类似的情形以后又重演过好几次。

股市走势为什么会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教科书上都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因为这不是用宏观经济波动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更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导致股市相应波动的说法相矛盾。

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这种反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率、预期投资收益率、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尤其是利率因素最关键,它就像地心吸引力一样吸引着全球所有资产的价值。而用这一学说对照巴菲特所分析的上述各个阶段的股市走势,确实非常吻合。

限于篇幅,关于利率、预期投资收益率、投资者心理因素等内容这里不加展开,本书后面将有详细叙述。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实际上它受利率、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大。所以,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更应该考虑的是该股票的微观面,而不是整个宏观经济面。

分享:
相关内容
  • 巴菲特那一套在中国行得通吗
    ——代序在中国,如果说巴菲特是当今全球最受崇拜的投资大师,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可是,如果说他在中国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则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认同。尤其是我国1亿多股民中,三分之二是根据
  • 股票好坏应该从长远来考察
    像可口可乐与吉列这类公司应该可以被归类为“永恒的持股”,分析师对于这些公司在未来一、二十年饮料或刮胡刀市场的预测可能会有些许不同,而我们所说的永恒也并不意味这些公司可以不必
  • 打盹时赚的钱比醒着时更多
    我们的投资组合还是没有多大变动,我们打盹时赚的钱比起醒着时多很多。按兵不动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明智的行为,就像是我们或其它经理人不可能因为谣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调整贴放利率,
  • 长期投资能减少摩擦成本
    实际上,由于磨擦成本(frictional costs)的存在,股东获得的收益肯定要少于公司的收益。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成本如今正越来越高,从而导致股东们未来的收益水平要远远低于他们的历史收益水
  • 长期投资有助于实行三不主义
    我们很喜欢买股票,不过卖股票又是另外一回事,就这点我们的步伐就像是一个旅行家发现自己身处只有一个小旅馆的小镇上,房间里没有电视,面对慢慢无聊的长夜,突然间他很兴奋地发现桌上有一
相关推荐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热门内容
  • A股:一条神奇均线—20日线,老股民万次交易反复验证,极少亏钱
    ‌中国股市里永远赚钱的几种人!1,第一种,是职业股痴。他们的起步资金也许不大,但是立志将股票投资作为职业,至少是阶段性的职业。从心态上,他们属于职业选手。这个人群,由于全身心投入到炒股这个职业中,他们的专注,勤奋和专业精神,往往在经历几个牛熊转换后,都能实现财务自由。2,第二种,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是业余炒股,但是对股市有相当的经验。知
  • 操盘晨记2017年10月13日星期五
    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大消费王者归来10月13日大盘走势一览支撑位:3360点                       压力位:3400点               &
  • 首创JTB1 权证实战经典
  • 飞狐公式教程
    飞狐交易师公式教程目前大多数证券分析软件都具有指标分析和条件选股的功能,但只有用户可以自己编制算法公式的系统才是真正实用的,因为:许多软件的指标和选股功能是黑箱操作,也就是说
  • 操盘晨记2019年1月31日星期四
    市场弱势延续   交投不活跃或成节前定局1月31日走势一览支撑位:2550                           压力位:2600           
Tags标签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