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美国(8)

2014-06-28 18:11 12 浏览

不过好景不常,一如早期英伦经营的南海公司般昙花一现,1836年美国的股价也如它当初狂飘的情形,一路狂泻,投资人卖不掉手中的持股,那些向银行借贷巨款一心想成为房地产大亨的人则因为过度的负债,无能力偿还银行借款。银行的库房一贫如洗,不少存款户的钱也因为银行关门大吉或倒闭而付诸东流。很快地,在现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人们没有钱买任何东西,整个财政体系濒临瓦解崩溃,造成了1837年美国的经济大恐慌。
美国的经济状况就这样在优越的生活及经济大恐慌之间反复循环。在经济景气时,物价上扬,工作机会普及,投机者可以用尽最后一毛钱或典当珠宝、借贷,无所不用其极地炒作股票、债券及土地;当经济大恐慌来临、景气跌到谷底时,投机者虽然获得了应有的报应,但社会大众也连带深受其害。
美国股市分别在1853年和1857年崩盘,当时热门股艾瑞铁路(Erie Railroad)股从一股622美元跌到只剩11美元。欧洲的投资人并未记取前车之鉴,在这次美国股市崩盘中再度成为输家。直到1850年时,仍有将近一半的美国股票由外国人所拥有,其中又以英国人最多。
发明改造历史
在欧洲上流人士的眼中,美国人就像是一群愚笨的乌合之众,一群没受过什么教育又粗兽的“扬基人”(Yankee doodles)。但是,当美国人搞出了许多伟大的发明时,欧洲人所受到的震惊也最大。为了弥补到美洲开发土地时不足的人力,美国人只有设法发明机器来代替人力,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发明梦都能美梦成真。反而由于资本主义—人们愿意将金钱投资在机器的制造生产上,才使得美国进入其发明的黄金时期。
这些发明包括富尔顿(Fulton)的蒸汽船,乔治·卡巴特(George Cabot)的磨坊,弗朗西斯·卡巴特·科威尔(Francis Cabot Crowell)创立的“全自动工厂”,节省人工的麦克米克(McCormick)大型收割机。此外,一个来自康涅狄格州、当时在南部平原担任教师的笨拙工人伊莱·惠特尼(E1i Whitney),发明一种可以摘取棉花种子的轧棉机,凭着他的一双手把南部变成产棉中心。其中麦克米克所发明的收割机,塞缪尔·科尔(Samuel Colt)的转轮手枪及挂锁,都曾在1851年英国伦敦水晶宫(Crystal Palace)工业机械大展中大放异彩。欧洲人对美国的产品叹为观止,并且对其生产线上的品质标准化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发明要成为具体的产品,有赖金钱的投资。其中有些是从银行借来的,但随着投资风气日盛,也有不少的资金来自股票市场。
至于农业方面,机器也大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1850年以前,农民们还在使用五千年前埃及人的方法耕种之后,农民利用牲畜或是靠人力犁田,其中的人力多半假奴隶之手,这些奴隶可说是农奴制度下的牺牲品,命运就像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奴隶一样。
建立奴隶制度的元凶,首推农业。直到反奴役风潮掀起,才得以废除这种罪恶的制度,不过,资本主义对农奴制度的废除也是功不可没。资本主义的兴起刺激投资人把钱拿去兴建工厂,制造农业机具(如打谷机、收割机、圆型耙、钢犁及稻谷起降机等),从此改变了农业的经营形态,农务上不再需要奴隶,农奴制度遂无存在必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数家于100年前便开始生产制造农业机械的公司,如迪尔(Deere)、国际丰收者(International Harvester,如今改名为Navistar以及凯特皮勒(Cater-pillar)等,至今仍持续运作着。而正当这些企业陆续发明了能锄、能种、能收割的各样机械时,也有不少公司致力干能使土壤更为肥沃的除虫剂及肥料的研究。在新的机械及化学品的发明结合之下,美国成为全球最有效率的食品上国,并且远较其他任何国家具土地生产力。
美国拥有数百万公顷的肥沃土地,不比欧洲和亚洲的农民们必须汗流侠背地在贫痔又过度开垦的土地上辛劳,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发明及创新丰沃了美国的平原,并使美国农业成为世界羡慕的焦点,却也不容置疑。当时,100万名爱尔兰人因为洋芋欠收而饿死,无数的中国人因为稻米不足而勒紧皮带,饥饿对其他地区的人民造成威胁时,美国仍能继续生产超过其本土人民所需的粮食。
尽管农业机械改变了人们种稻的方式,但却没有改变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大部分的家庭自给自足,基本的三餐是面包、洋芋、根类蔬菜、干果及一两道切片的咸熏肉。人们吃腰子当早餐,加上厨房里没有冰箱,许多盛产的蔬菜水果,为求新鲜都必须尽快吃掉。到了冬天,则只有黄瓜沙拉果腹。而如果住家离水边很远,就没有机会食用新鲜鱼类。柠檬是最常见的水果,柳橙则是每年圣诞节才有可能看到的稀品。
当时还没有冷冻卡车或火车可以运送蔬菜,也还没有罐头蔬菜,人们只有用玻璃罐保存多余的食物,牛、羊和猪则常常被整头运往各个城市,然后再切割成不同部位,以确保新鲜。
最近几年,复古风盛行,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向往比较简单的生活,常听到人们念念不忘那些美好时光,只是那些怀旧者一旦亲身体验真正的简单生活,恐怕就不会再那么热切渴望了。那种简单的生活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落日后只有汗水及背痛。想要温饱家庭、有吃有穿就必须要全天候辛勤地工作。在缺乏现代便利服务及产品的协助下,女人们的工作永远也做不完,连男人也不例外。当时大部分的房屋都是靠人力搭盖,更逗论其它像衣服、窗帘、家具及肥皂等各种用品,一般人很可能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需向外购买产品。准备食物要花时间,整理花园要花时间,砍柴升火取暖、煮饭更要花时间,而从炉子里冒出来的袅袅炊烟,也就成了居家附近主要的污染源,这些污浊的空气把新鲜的空气破坏了,也破坏当时人们应该享受的生活。

分享:
相关内容
  • 《学以致富》序
    学以致富 彼得.林奇 目 录 赵序 见好就收,戒之在贪 译者序 投资必读 序 迈向富裕之路 前言 投资机会无所不在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美国 第二章 美国股市风云 第三章
  • 序·迈向富裕之路
    序·迈向富裕之路 美国的中学忘了教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一课--投资,这可说是美国教育体系上一个重大的疏漏。学校教历史,却未提及有关商品社会的发展。以及公司体制对改变人们日常生
  • 前言 投资机会无所不存(1)
    前言·投资机会无所不存 当一群人要一起创业时,通常会先设立一个“公司”世界上很多事业都是靠“公司”这种组织来运作;“公司”(Company)这个字来自拉丁文,原意是指“伙伴”(companion)
  • 前言 投资机会无所不存(2)
    你的书极有可能是由一家上市书商所发行的,像是麦格罗希尔(McGraw-Hill)、霍顿人米弗林(Houghton Mifflin)或是出版你正在阅读的这本书的赛门休斯德(Simon & Schuster),赛门休斯德隶属子派拉蒙
  •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美国(1)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美国商品经济的滥觞,来自人们生产物品或是提供劳务以变换金钱的交换行为。商品经济是一项近代产物,因为在很长的一段人类历史中,人们终其一生没有用过金钱作为交易媒
相关推荐
学以致富
热门内容
  • A股:一条神奇均线—20日线,老股民万次交易反复验证,极少亏钱
    ‌中国股市里永远赚钱的几种人!1,第一种,是职业股痴。他们的起步资金也许不大,但是立志将股票投资作为职业,至少是阶段性的职业。从心态上,他们属于职业选手。这个人群,由于全身心投入到炒股这个职业中,他们的专注,勤奋和专业精神,往往在经历几个牛熊转换后,都能实现财务自由。2,第二种,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是业余炒股,但是对股市有相当的经验。知
  • 操盘晨记2017年10月13日星期五
    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大消费王者归来10月13日大盘走势一览支撑位:3360点                       压力位:3400点               &
  • 首创JTB1 权证实战经典
  • 飞狐公式教程
    飞狐交易师公式教程目前大多数证券分析软件都具有指标分析和条件选股的功能,但只有用户可以自己编制算法公式的系统才是真正实用的,因为:许多软件的指标和选股功能是黑箱操作,也就是说
  • 操盘晨记2019年1月31日星期四
    市场弱势延续   交投不活跃或成节前定局1月31日走势一览支撑位:2550                           压力位:2600           
Tags标签
联系方式